交叉信息院合作于《自然》发文 以人类自由意志来挑战定域实在论
2018年05月15日 浏览次数: 0
在5月9日在线发表于Nature的一项全球合作实验中,包括来自清华大学马雄峰研究组在内的全球三十个科研合作团队,通过利用人类自由意志产生的随机数实现了大贝尔测试,从而克服了在贝尔测试中著名的随机性漏洞。
大贝尔实验全球参与情况示意图
贝尔测试提供了区分量子力学和经典局域隐变量理论的实验手段。贝尔测试的特点在于其结论不依赖于物理理论的假设。然而为了实现贝尔测试,需要克服各种实验漏洞。几个著名的漏洞包括局域性漏洞,探测效率漏洞和随机选择基矢漏洞。局域性漏洞和探测效率漏洞可以通过提高实验装置的精度来克服。然而由于并不存在不依赖于物理假设的随机数,一直以来随机性漏洞无法从物理上彻底地消除。
清华交叉信息院马雄峰研究组参与了贝尔不等式的理论方案设计,提供了13个理论方案中的一个。基于人类的自由意志,人类随机产生的随机数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利用这种随机性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贝尔测试中的随机数漏洞。
2016年11月30日,全球十余个量子研究团队合作开展的大贝尔测试通过网络向全球志愿者发出请求,从而产生基于人类自由意志的随机数。收集到的人类产生的随机数进一步发送给了全球13个不同的实验小组来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我们相信人类的随机输入一定程度上不能被控制,那么贝尔不等式的违背就不能用局域隐变量模型来解释。据了解,该研究成果为未来在地月系统中开展量子非定域性的终极检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项研究工作清华校内参与者还包括马雄峰研究组的博士研究生袁骁。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